燕子楼:追忆千载空悠悠 燕子楼是唐贞元年间,朝廷重臣武宁军节度使张愔镇守徐州时,在其府第中为爱妾关盼盼特建的一座小楼,因其飞檐挑角,形如飞燕,且年年春天南来燕子多栖息于此,故名燕子楼。 千百年来,燕子楼屡毁屡建,其址几经变迁,历经沧桑。 现存燕子楼是1985年徐州市人民政府于云龙公园知春岛上重建的。楼为双层,上下回廊环绕,秀丽典雅,古朴美观,富有民族传统风格。新建的燕子楼选址于知春岛上,水浮绿洲,洲耸琼楼,四面临水,与北宋诗人陈荐《燕子楼》诗中“侍儿犹住水边楼”诗句所描述的佳境一致。登楼瞩目,近水远山,花木扶疏,诗情画意,令人心旷神怡。 关盼盼原隶身乐籍,后与张愔引为知己,结为伉俪。张愔死后,她矢志不嫁,在燕子楼中度过了孤独、凄凉的后半生。燕子楼之所以闻名遐迩,除与关盼盼终于爱情的寂寞身世有关,也与历代文人以燕子楼为题材吟诗填词、度曲作文有关。最早将燕子楼与关盼盼入诗的是唐代张仲素与白居易的一组唱和诗《燕子楼》。贞元二十年(804年)白居易在校书郎任上,春天自长安东游徐、泗时见到佐宴的关盼盼。赠诗赞誉她“醉娇胜不得,风袅牡丹花”,后看到张仲素的《燕子楼》三首,知道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燕子楼十余年,又作《燕子楼》三绝句。宋代苏轼在徐州任上曾游燕子楼,写下“燕子楼空,佳人何在?空锁楼中燕”的诗句。
   
|